“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每到假期,研學之旅成為學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如何讓孩子在游中“研”、在樂中“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學習自立、體驗生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研學歸來收獲多
“剛放假,就給孩子報了研學游團隊,一起還有幾位朋友的孩子?!睂W生家長王天旭說,12天的研學之旅,孩子的臉雖然曬黑了,但精氣神特別好。“這是他第二次離開父母獨立外出,孩子展現(xiàn)出良好的適應能力,作為家長感到很欣慰?!?/p>
“孩子回來,帶著一肚子新鮮事,手里還攥著沿途撿的小石子,時不時和新朋友電話聯(lián)系,還對博物館展品發(fā)表‘獨家見解’。孩子這一路走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親手觸摸到的,許多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币晃患议L如是說。
“我家女兒參加完研學之旅,整個人都‘升級’了。去的時候像個啥都要靠爸媽的‘小尾巴’,回來后變成了知識淵博的‘小博士’和獨立自主的‘獨行俠’?!比昙壭∨摤搮⒓油暄袑W之旅,媽媽在朋友圈曬圖片發(fā)文字,孩子自理能力蹭蹭往上漲,整理房間、收拾衣物、碗筷都不用操心了。
采訪中,一位學校負責人介紹,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評價機制,把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
走進名校博見聞
“此次研學之旅在心中播下的,不只是一粒向往的種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期許。”天祝一中學生許雯媛說。
7月17日至26日,天??h組織100名高二學生赴北京開展研學活動,讓學子們近距離感受名校風采、體驗首都魅力。研學期間,大家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厚重的歷史底蘊與濃郁的學術氛圍中深受熏陶;探訪鳥巢、水立方等,建筑之美與競技精神激勵著昂揚斗志;漫步故宮,感受中國建筑文化的獨特魅力;攀登長城,為中華民族的智慧深深折服;徜徉科技館,探索科技高峰的熱情被進一步激發(fā);走進軍事博物館,對來之不易的和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近年來,天??h始終將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持續(xù)實施勵教、勵學計劃。今年再次下達100萬元教育獎勵資金,專項支持全縣高二年級100名優(yōu)秀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助力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聞、樹立遠大理想,為今后的學習之路筑夢遠航。
讓研學終身受益
這個暑假,民勤縣通航樂園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研學熱潮,眾多學生前來探索航空奧秘,感受低空旅游魅力?!斑@次研學讓我收獲滿滿,了解了不少航空航天知識,通過VR技術感受到宇宙的奧秘,還體驗了低空飛行,從空中看到了家鄉(xiāng)民勤的沙漠與綠洲。”小學生楊沐坤說,“這種感覺太震撼了,讓我對探索天空和大自然有了更深的向往。”
在古浪縣八步沙“兩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研學的孩子們通過實物陳列、影像資料和情景再現(xiàn),深入了解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跡。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件件實物展品以及講解員生動的語言,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在武威文廟,孩子們身著漢服,正衣冠、行拜師禮、點朱砂、誦讀《論語》……
“參加研學活動,作為一種融合學習與實踐的教育方式,旨在讓學生在實際探索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對孩子成長的好處不言而喻?!币晃唤處熣f,研學,不僅能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更能提升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實踐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次研學,終身受益?!边@是學生和家長的熱切期待,讓研學之旅真正成為孩子健康成長中一條可行的通道,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記者范武平)